1955年,新中国首次实施军衔制度。这一年,超过一千人获得了将军军衔,这是对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认可和肯定。当然,除了将军外,还有许多军官被授予了校官、尉官等军衔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件特别感人的事情发生了:一些老红军,由于年事已高、身体状况等原因天天配资网,如果严格按标准评定军衔,他们可能难以得到晋升。但是,毛主席考虑到他们在革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,特批了“老红军不下校”的政策,这一举措不仅为这些革命先驱们提供了荣誉,也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。
然而,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,也有一位名叫周时源的老红军,尽管他在革命历程中有着显赫的资历和贡献,却仅被授予了大校军衔,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。尤其是考虑到他在1936年就已经担任了红11师的师长,且与上将陈锡联一同并肩作战,按理来说,他应该得到将军军衔。那么,为什么他的军衔没有被评定为将军呢?
周时源,1914年出生于安徽金寨,这个地方以培养众多开国将军而闻名,是一个革命氛围浓厚的地区。从15岁开始,周时源便加入了红军,翌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那时起,他就与红军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,先后参与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“围剿”、川陕苏区反“六路围攻”等多场著名战役。到1936年,他已经成为了红四军红11师的师长,这个师在红四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,曾有陈再道、李先念等知名将领担任过该师的师长与政委。
展开剩余69%根据1955年军衔制的规定,大校军衔相当于正师级。然而,周时源在19年前便已经达到了这个职级,意味着他在此后的19年里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晋升,这让人不禁感到疑惑。难道是他的军事能力存在问题吗?其实并非如此。周时源在红四方面军中可是赫赫有名的猛将,徐向前和张氏这些红军高级领导人都非常赏识他。在红一、红四会师后的山城堡战役中,他的表现更是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高度评价。
但即便如此,周时源的晋升仍然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。首先,他与张氏的关系较为密切,张氏是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,周时源能担任师长,离不开张氏的提拔。两人有着非常不错的私人关系,但随着张氏的权力逐渐膨胀,他开始产生了不正当的想法。张氏试图把红军建设成一支可以与旧军阀部队媲美的武装力量,偏离了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。这种思想注定是会失败的,而周时源作为张氏的亲信,也不可避免地被牵连其中。到了1937年初,周时源开始进入抗大学习,而这一段时间正好是他在职务上空档期,他在没有实际职务的情况下度过了这段时间,既没有前进,也可以说是原地踏步。
其次,周时源的后期职务一直不高,抗战爆发后,他被派往新四军,担任游击支队副参谋长。虽然他与彭雪枫一道进入豫皖苏边区开展游击斗争,取得了显著成效,并多次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,但他的职位始终没有得到显著提升。1942年,周时源再度被召回抗大学习,但这次他的逆反情绪更为严重,最终因违纪行为被开除党籍。虽然几年后,组织考虑到他的悔改态度,重新给予了他机会,任命他为吉林省乾安县县长,他的政治生涯才得以恢复。
然而,即便如此,周时源的职务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。直到解放战争时期,他才被调任为辽西军区保安一旅第三团团长,并参与了四平保卫战、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,表现出色,屡次获得表彰。可是,到了1955年,他依旧只是大校军衔,而这时很多团级干部甚至只被授予上校军衔。因此,周时源的情况显得尤为特殊,他的军衔是从高到低逐步下降——他获得了八一勋章(一级)、独立自由勋章(二级)、解放勋章(三级),这也是他高开低走的一个缩影。
不过,周时源的低谷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建国后,他的能力逐渐得到了中央的认可,并先后被任命为江西省军区抚州军分区司令员、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、解放军第28军副军长等职务。职务的不断上升,以及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,让他最终如愿佩戴上了象征荣耀的将星,事业也因此得到了圆满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乐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